中国人喝茶是长期风行的习惯,喝茶与中国人的人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,喝茶不仅可以清心悦神,而且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人生的诗意。
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回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,曾在学校旁边的一家茶馆的墙上读到一首诗:
记得旧时好
跟随爹爹去吃茶。
门前磨螺壳,
巷口弄泥沙。
汪曾祺曾说这是“一首真正的诗”。诗的作者回忆儿时跟着父亲去吃茶,又在门前巷口玩弄螺壳泥沙,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,一种轻柔的惆怅,弥漫着浓浓的诗意。
中国民间有很多风俗与茶有关。婚俗中就有不少。茶树是种下种子而长成的,不能移栽,由此象征婚姻忠贞不移,所以结婚时要种茶树,比喻今后双方不变心。又把订婚礼称为“茶礼”,南北都有这样的风俗,至今在不少地方流行。女子受聘称“吃茶”,订婚结婚被称为“受茶”,订婚的定金被称为“茶金”。
很多地方的情歌也和吃茶有关,据宋代诗人陆游记载,当时一些地区的未婚青年男女常常相聚踏唱:“小娘子,叶底花,无事出来吃盏茶。”歌中用叶底花来形容少女的美貌,而用相邀吃茶传达相互的爱意。
因为有了这层含义,所以吃茶就可以营造出很浓的审美氛围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写凤姐送了两瓶暹罗国进贡的茶叶给黛玉,黛玉喝了觉得好,凤姐道:“我那里还多着呢。”黛玉道:“我叫丫头去取。”凤姐道:“不用,我打发人送来,我明日还有一事求你,一同叫人送来罢。”黛玉听了,笑道:“你们听听,才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,就使唤起人来了。”凤姐笑道:“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,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儿媳妇儿?”众人大笑起来。黛玉涨红了脸,回过头去,一声儿不言语。这就是一个很有情趣的生活场景。另一本清代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中有《王桂庵》一篇,写王桂庵和芸娘的恋爱故事,王桂庵梦中找到芸娘的家,眼前出现的是“门前一树马缨花”的景象。“门前一树马缨花”出于当时一首民歌。那首民歌是这样写的:
盘陀江上是侬家
郎若闲时来吃茶
黄土筑墙茅盖屋
门前一树马缨花。
马缨花(合欢)和吃茶在这里都是爱情和婚姻的象征,这首民歌使这个爱情故事的诗意更加浓郁了。
中国人喜欢吃茶,他们在茶的清香中体验到一种诗意的人生。
本文摘自叶朗、朱良志编著的《中国文化读本》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