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灵的港湾

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生活,感悟生活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身边的风景  

2016-03-18 10:51:23|  分类: 文苑拾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身边的风景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             文/苏导  图/凭海临风(2016年2月28日摄于九龙江畔)

 暖冬,白色的荷花在玳瑁山灿然如画,欲笑还颦;桂花迤着鹅黄的香,淡淡的,萦绕着金仙岩;750多年的香火依然旺盛,车来人往,念起念息。梭巡自有梭巡的乐趣,那是泉声咿呀,应着云絮的呢喃,闲看花开花落,漫评草荣草枯,一山的动静富含韵律。枯水期的溪涧依然流淌着欢快的山歌,山妹子挽着箩筐在采撷包裹“贡糖”的竹叶,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手迹殷红地印在崖际,历史和现实就这样在此交集,芬芳四溢。今次说走就走的郊游,竟有如斯的艳遇,我于是惊羡于闽南风景的憧憧和不俗。


 有钱有闲便远游,无暇无钱选择卧游,偶尔得便就呼朋唤友郊游,再不然也可以独自街游,让身心适时放逐。放浪形骸,似可排毒养颜、拓展视野、增长知识,对提升生命的高度、宽度、深度大有裨益。


   十月小阳春,换季的衣被已然晾晒,夏秋的衣服在做着最后的展示,街面,女子款款行,行头各异,神态淡然,装点了一城的风景。而我独自观赏那荡漾的秀发,那是触手可及的海浪和云霓,还有触目可感的帆影点点、鸟语缱绻。那黑魆魆抑或五颜六色的发丝植在优渥的环境中,一派的生机盎然。当其时也,背对的颜面如何?裹着的身段可好?诸如此类的问题指向,似乎无关紧要。我甚而至于在刹那间联想到了极具质感的锦绣,并试图从中窥见譬如山水、仕女、花鸟、盆景……的具体而微的形象来。


 若是秀发之间植着一棵葳蕤的草,抑或缀着一朵鲜艳的花,便成为行走的风景,观看的人该是多养眼啊!


  然而,拥有秀发的女子是不自觉其姣好的,犹如我们常常不自觉身边风景的美好。


 浅浅的站立,脚板下一厘米深的地方,酣睡着100年前的土壤。人类计算出来的泥土沉积规律,基于缜密的科学依据,大抵可以信赖。一次不经意的闯入,已然触碰到岁月的年轮,感官备受刺激。那些云卷云舒的日子,刀耕火种的热闹场面,硝烟滚滚的惨烈场景,人类繁衍生息的轨迹,自然界几经变迁的印痕,一一呈现,历历在目。再来深刨穷究,沉潜着的是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、锅碗瓢盆,还有竹简甲骨、诗书字画,远古文明的气息扑鼻而来。泥土中,数以亿计的微生物、生机盎然的动植物,以及无孔不入的水分、温润可感的气息,构成曼妙的世界,动静有序,和谐相依。于是,一个人的行走,便有无数的生命和物质在陪伴着,我们何尝孤寂?


 行走是人生的常态,使当下的社会满是行色匆匆的人,我也被裹挟着。而风景中行走,平淡的人生兀地多了一抹诗情画意的亮色,于是,有的人活着活着便出彩了。我选择的路径,笃定挨着风景,一棵树,一朵小花,一株小草,一汪清泉,都能让我欣欣然。


 窃以为,风景是没有远近之分的,也没有大小的区分,有的只是美感的多寡。我对那些远行客,始终抱持怀疑的态度……身到能否心到?身心俱到,能否“抱得美景归”?真正意义上的旅游,不是携带公款出游,也不是为了去题写“到此一游”,更不是为了积攒向人炫耀的资本,抑或为了储存影像资料。真正意义上的旅游,是不会舍近求远的。远有远的标致,近有近的可人,那些舍近求远者,大抵不这样想。譬如人在口渴之际,越过脚下的清泉,去购买天山的水,似乎意不在水。


 山是一座佛,佛是一座山。乐山大佛的神秘、神圣,吸引无数人心向往之。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漳州的云洞岩,山体便是一座佛,而且是天然去雕饰的;而且竦峙云端、直插地底,不知其高凡几。在被人们当作健身场所时,这座山集儒释道于一体,吞烟吐雾,灵气十足;遍摛名人足迹,传说神乎其神;摩崖石刻之多,洞窟连绵之广,迄今仍然成谜;人文景观众多,自然景观缤纷,地质奇观如云……似此佳境,穷其一生,犹未能参透。


 厝是一个村,村是一座厝。拥有118间房屋的郑氏大厝,配套埕院、花圃、池塘、果园、通衢,规模可谓大矣。这个建筑群始建于1884年,耗银十万两,历时8年,目前形制完好,可谓闽南民居的奇葩。每次的踏访,依山面港、田畴环侍的郑氏大厝,总有蛙声隐约、鸡鸣既晨、炊烟袅袅、人声鼎沸的历史画面映现,极具穿越感。而今的人大抵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,他们瞭望的是四川大邑刘文彩庄园,以及晋商、徽商的古建筑等。


 漳州的古民居可谓多矣,不说红砖粉墙的闽南民居,单就生土楼而言,就有数万座。其中,有世界最大的土楼庄上土楼,有最精致的土楼绳武楼,有形制最完整的土楼二宜楼,有最具神秘色彩的土楼田螺坑土楼群。这些闽南建筑瑰宝,提供给人们审美享受是多维的:建筑艺术,石雕、木雕、砖雕艺术,名人传奇故事,民俗文化活动,生产生活方式,历史演变过程,等等。只要稍具文化素养者,站在土楼前,没有不被惊艳到的。


 让我再来翻检漳州的风景名胜:万松关,江东桥,镇海卫,赵家堡,云水谣,太极村,百花村,乌山天池,太武香茹,东山关帝庙,开漳圣王庙,山重油菜花开,诏安万亩梅园,牛头山古火山口,灵通山观日出,东山陆桥,茶乡仙都,柚乡平和,万亩荔园,南靖的亚热带雨林……真是成千累万、数不胜数!若要一一赏玩,恐怕几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。


 当然,有闲、有钱可以任性,只要不招谁惹谁,尽可以我行我素。然而,请不要在我面前炫耀去了哪跟哪,尤其是那些对身边风景跳过、略过者。这种心态,不是自恋,也无关排他,有的只是对旅游的客观认识。中国式的旅游,大抵是“崇洋媚外”,以为远处的风景就比近处的美、著名的景区就比名不见经传的好、花钱的比不花钱抑或少花钱的来得爽,还有一种通病是:上车睡觉,下车尿尿,到了景区忙拍照,回家一问什么也不知道。于我而言,这些都是十分不屑的。我一向路痴,不敢走远,怕寻不着回来的路。但又痴迷观光揽胜、寻觅名人足迹、采撷风土人情以及田野调查,寻常便得邀约人来结伴而行,抑或寻个向导,有多远走多远。再不然也要房前屋后、街头巷尾、田间地角独自寻寻觅觅,于是乎惯性使然,我的人生大抵在路上。看多了,听多了,想多了,也就有得写。而我所游历的,大抵有诱人之处,是以乐此不疲。  

身边的风景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文摘自闽南日报九龙江副刊


本文作者苏导是闽南日报编辑,我很赞同他对身边风景如数家珍般的喜欢与挚爱,也基本赞同他对旅游的客观认识。所以把这篇文字收藏在自己的《文苑拾贝》里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,无论在哪里生活,都要把它视为一方乐土,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,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,身边处处有风景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凭海临风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00)| 评论(4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