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灵的港湾

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生活,感悟生活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童年像一朵花  

2017-12-25 10:28:12|  分类: 读书笔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 ——《城南旧事》读后感

      文、图/凭海临风


为了参加这次晓风读书会走进校园的活动,与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,我认真重读了《城南旧事》,读完的第一感受是,林海音这部自传体作品的语言非常细腻,对事物场景的描写很生动形象,很值得广大的读者学习。我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:

1、在后记《冬阳·童年、骆驼队》中写骆驼吃草料咀嚼的样子:“那样丑的脸,那样长的牙,那样安静的态度,它们咀嚼的时候,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,大鼻孔里冒着热气,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,我看得呆了,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。”这段描写观察得很仔细,最后一句把孩子的调皮淘气表现的很到位。我小时候当过放牛娃,这让我想起牛在吃草的时候也是这副样子。

2、在《我们看海去》那篇开头作者写到:“新帘子胡同像一把汤匙,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,正是舀汤喝时碰到嘴唇的地方。”这个比喻太形象了,大家见过汤匙,看到这里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这条胡同的形状,大家也用汤匙喝过汤,如果站在新帘子胡同前,马上就能知道小英子家所在的位置。

3、在《兰姨娘》这篇写到小英子与兰姨娘去逛莲花灯时的场景,书里是这么描写的:“这一晚上,我提着灯,兰姨娘一手紧紧的按在我的肩头上,倒像是我在领着一个瞎子在走夜路。”这个比喻很生动,很有画面感,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,看到一位小姑娘提着一盏西瓜灯,后面跟着一个把手紧紧按在她肩上同行的兰姨娘。书中类似这样的描写很多,只要同学们认真阅读就能发现。

 

读完《城南旧事》,我的第二感受是,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、最美好的。《城南旧事》是1960年出版的,作者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,这本书写的是她6岁到13岁的童年故事,也就是说,作者写这本书时,已经42岁,已经过去30多年的城南旧事,在她的笔下依然清晰如昨: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、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、相约井边玩耍的小伙伴妞儿,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、西厢房的小油鸡、佛照楼的八珍梅、城南游艺园、大鼓书场等等,如数家珍。正因为童年的记忆如此深刻,才能让作者把《城南旧事》写得如此生动活泼。同时,童年的记忆又是最美好的,作者借助主人公小英子纯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与事,在大人眼中的疯子和小偷,在小英子的眼里都是可以亲近的大朋友,她为惠安馆里的“疯子”秀贞找到了亲生女儿小桂子,并悄悄拿了母亲的金镯子给她们当盘缠去找小桂子的父亲,她与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相约一起去看海,她为宋妈失去小栓子小丫头子而流泪...城南旧事中从《惠安馆》到《爸爸的花儿落了,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》,五个故事中的主角都与英子建立起一定的感情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人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英子,甚至是永别。所以读到最后一篇,也会有淡淡的伤感,不仅仅是因为英子的父亲去世了,更多的是因为纯真的童年时代也结束了。


阅读《城南旧事》的第三个感受,是让我也回忆起许多童年趣事。记得书中开篇有一段写到小英子看到骆驼队伍经过时问爸爸,骆驼身上为什么要系一个驼铃,她爸爸回答说是骆驼怕狼,而小英子却说:“不是的,爸!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,没有一点点的声音,你不是说,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,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?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,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,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,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”。看到这段话,除了感受小英子的善于思考,也让我想起牛与骆驼也是一样的反刍动物(食草动物长颈鹿、牛、羊等都是反刍动物),都有四个胃,瘤胃、网胃、重瓣胃和皱胃。前两个胃室(瘤胃和网胃)将食物和胆汁混合,特别是使用共生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。然后食物反刍,经缓慢咀嚼以充分混合,进一步分解纤维。然后重新吞咽,经过瘤胃到重瓣胃,进行脱水然后送到皱胃最后送入肠道进行吸收。所以我们小时候把吃饱的牛关进牛棚之后,牛就会卧在牛棚里慢慢反刍消化。我们为生产队放牛的时候,把牛赶上山吃草,然后闲着没事就会做游戏,比如找一个斜坡,折一些松枝垫在屁股底下,然后一手拖着树枝往下滑,那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,更没有滑梯,我们就把山坡当滑梯,比赛谁滑得更快,乐此不疲。回家时男孩子们胆子比较大,都骑在牛背上。《城南旧事》里写到小英子与妞儿经常照看院子里养的小鸡,这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暑假,经常要把自己家里的鸡鸭用竹笼子挑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放养,我们总是会给自家的小鸡小鸭取名字,什么小白、小黄、小黑、小花等等,有时遇上突然下雨,小伙伴们就会用稻草和扁担立刻搭起小草房躲雨。有时还会去水田里挖泥鳅,有泥鳅的地方上面都会有一个小洞,双手插进去淤泥里,往往就会挖出一条泥鳅。记忆中最美好的是夏天的夜晚,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,屋子里也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,晚上一家人吃饱饭就搬出大大小小的凳子竹椅在门口乘凉,手里都拿着蒲扇,或扇风或赶蚊子,有时听爸爸给我们讲故事,有时听大人闲聊,有时什么也不做就躺着看星星,寻找北斗七星,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很艰苦,可童年记忆里也有很多美好事物。 

 

童年就像一朵美丽的花,虽然花瓣会掉落,童年会结束,但醇美的花香却永远芬芳着我们最初的记忆。其实,人生成长过程就是一场场的告别,告别童年,就意味着将走进青春飞扬的青少年,告别青春,就意味着走向更成熟的中年,而像我这样已经年过知天命的人,正在慢慢告别丰富的中年走向淡定的老年。人生是不可逆的,人生之路只能是朝前走的,这是自然规律,告别了童年,我们却依然可以葆有一颗善良真诚勇敢的童心,让人生多一些乐趣,多一些美好。就像这本书中所写的“无论多么困难的事,只要硬着头皮去做,就闯过去了”,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!生活会教会每一个人成长!祝福在座的大小朋友都永葆童心,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!


后记:本期晓风读书会走进校园,与漳州八中初一(8)班的同学老师及家长代表共同分享阅读《城南旧事》的心得体会,这个班级的孩子精心准备,分为五个小组把城南旧事五个篇章的内容都演绎了一遍,有读后感,有情景剧,有手绘漫画,有问题抢答,有歌曲弹唱,非常精彩,还有班主任做的PPT,展现亲子共读的温馨画面,现场还有祖孙共读《城南旧事》,家长代表也分享了读书心得,让这场读书会显得生动活泼,丰富多彩。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陈德琦同学根据书里内容手绘的漫画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韩玮霖同学在分享读后感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 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同学们在演绎根据书中内容创作的情景剧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读书会成员小杨与小卓在清唱《光阴的故事》,她们都毕业于八中。 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家长代表发言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现场抢答环节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初一(8班)全体学生及家长代表与读书会成员合影 

童年像一朵花 - 凭海临风 - 心灵的港湾

 参加此次活动的晓风读书会成员与八中校长合影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1)| 评论(2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